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雀巢两项目今年将在青岛投产

    据媒体日前报道,莱西雀巢UHT超高温灭菌奶项目项目总投资11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预计2025年9月投产,年产值10亿元,增加税收1亿元。该项目也是雀巢公司全球第一家奶业智能化、数字化“灯塔工厂”,将大大提高雀巢青岛奶制品生产能力,在更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当地乳制品产业发展。此外,雀巢1.8g咖啡小条包生产项目也于近日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主要从事小包装速溶咖啡生产、销售,计划今年10月竣工投产。(信网)

    14小时前
  •  美赞臣拟60亿元在美扩建奶粉工厂

    近日,美国密歇根州渥太华县公布的六月审查清单显示,美赞臣拟扩建泽兰(Zeeland)市婴儿配方奶粉工厂。美赞臣计划清理工厂旁边的两处住宅物业,为耗资超过8.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0亿元)的扩建项目腾出空间。美赞臣表示,此次扩建和现代化升级改造对于维持其运营标准并遵守美国联邦法规至关重要。(Mlive)

    14小时前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

    美团内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截至当日20时45分,美团内网显示平台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了1亿单。这也意味着,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美团产生了超过2000万笔订单。公开报道显示,去年夏天美团的单日订单峰值超过了9000万单。(公司发布)

    14小时前
  • 健合婴配粉上半年高个位数增长

    近日,健合集团发布上半年未经审核业务及财务表现。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按同类比较基准录得中个位数增长,经调整可比EBITDA预计同比下降0%至5%,但经调整可比纯利预计同比增长1%至15%。分业务看,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均获增长。其中,婴幼儿营养及护理分部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录得高个位数年增幅,得益于持续获得新消费者(尤其是电商及婴幼儿专卖店渠道)并扩大市场份额。Biostime在中国内地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3%增长到截至2025年5月的15.8%。集团1段和2段婴幼儿配方奶粉强劲增长,在618大促期间成交总额获得103%的增幅。(营养品观察)

    14小时前
  • 欧盟公布近30亿食品创新计划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了一项生命科学战略,包含3.5亿欧元资金(约29.5亿人民币),用于发酵技术研发,以帮助开发可持续食品成分和替代蛋白质,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减少排放,融入欧洲大陆新一轮生物技术创新浪潮。该战略重点关注两种方法:生物质发酵,利用农业副产品生产出模仿肉类味道和质地的食品;精准发酵,已用于奶酪制作,目前正被欧洲初创企业应用于生产乳清蛋白、棕榈油替代品和巧克力混合物等原料。(FoodBev)

    14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一边进击一边负重,2020年的母婴零售如何在变化中求增长?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3408

( 0 )

( 0 )

( 0 )

2020-05-19 10:07

导读: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给全球经济的增长踩了刹车,对于线下中小零售商来说,摆在面前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却无可避免,整个零售业承压加剧,于是不少品牌和企业纷纷转战线上,忙起了直播带货,试图拉动增长。一场疫情,几经生死,变化下的零售企业如何寻求新的增长点?未来零售业去向何方?


消费场景全面延伸


近几年,从唱衰线下零售到新零售的崛起,消费形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中线下门店最吸引消费者的往往是一种心仪的氛围和场景。然而疫情时期,大家闭门不出,很难再通过线下的场景和顾客产生联系。于是,直播顺势而起,迎来高光时刻,特别是最近几个月,院士、县长、CEO等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亲自下场直播卖货。


零售的本质其实是供需匹配,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的转换即是从场货人到人货场的过渡,三要素缺一不可,而关于线下独具优势的场景的打造,很多零售企业都做了不少的尝试。当下,体验成为新零售时代消费的核心内容,线下实体的优势和机会愈发凸显出来,门店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的场所,从“电商”走到“店商”,体验式变革正在发生。


除此之外,线上线下场景也在加速融合,当线下门店遭遇冲击,客流量大幅缩减,于是,线下门店纷纷发力线上渠道,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入驻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经营会员微信群、提供无接触服务,通过开拓多元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服务,由此看来,零售场景已经全面延伸开来,不再受时间、空间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约束。


线上线下融合提速


对于零售商来说,“线上还是线下”这个二元对立的问题曾是生死存亡的终极挑战,自从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后,线上和线下无限融合就成为了新的零售趋势。然而,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零售模式,二者逐渐形成一种平衡,线上线下纵深融合已经使得已有的零售模式之间的边界逐渐被打破,疫情促进了消费进一步向线上迁移,成为线上母婴市场再次提速的加速器。在这个全面融合的时代,全渠道是大势所趋。


就母婴渠道来说,线上拥有无限延展的空间和时间,线下则更注重体验,可以打造仪式感。线上凭借便捷的优势其销量令人无法拒绝,而由线下服务带来的消费也是不可预估的。因此,传统门店必须先打破“实体店的墙”——即店面面积、货架空间、地域等的限制,延伸线上销售的功能,通过丰富产品、扩展销售渠道等方式全面提升客户的购物体验,将曾经有限的生意机会扩展为无限。


到家服务全面进击


疫情暂时浇灭了人们出门消费的热情,但长远来看其对中国消费增长趋势的影响仍然有限。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很多实体门店和商超都紧急上线了各种网络小程序或者开战了网络购物直播,或者是借助了外卖平台迅速向网络到家服务转型,传统零售业也因此迎来了新一轮的整合升级契机。另一方面,大量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出现,消费者摆脱空间限制,当疫情导致大家都不能出门的情况下,到家的业务模式转变了人到店的消费途径,完成了货找人的销路转变。


宅经济下,到家市场争夺战已经打响。行业人士认为,疫情成就了到家模式,但是疫情结束后整体业务会萎缩,优胜劣汰,竞争力强的头部企业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同时伴随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到家习惯的形成,到家模式将常态化,到家业务未来会稳步发展,或将成为超市、生鲜电商转型升级的蓝海。


母婴店的逻辑也是如此,当前大多数消费者喜欢网购的原因是网络购物没有地点与时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想购物就购物,实体店在这方面要补其弊端,可以免费为消费者送货上门,而且还可以营造良好服务体验,而且送货阶段还可以宣传发放宣传单,或是直接推荐新的产品等,这样会增加消费者转为会员的可能性,也能够帮助门店更好地发展。


部分内容参考:联商网《疫情后零售有些变化正在发生》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