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雀巢两项目今年将在青岛投产

    据媒体日前报道,莱西雀巢UHT超高温灭菌奶项目项目总投资11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预计2025年9月投产,年产值10亿元,增加税收1亿元。该项目也是雀巢公司全球第一家奶业智能化、数字化“灯塔工厂”,将大大提高雀巢青岛奶制品生产能力,在更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当地乳制品产业发展。此外,雀巢1.8g咖啡小条包生产项目也于近日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元,主要从事小包装速溶咖啡生产、销售,计划今年10月竣工投产。(信网)

    13小时前
  •  美赞臣拟60亿元在美扩建奶粉工厂

    近日,美国密歇根州渥太华县公布的六月审查清单显示,美赞臣拟扩建泽兰(Zeeland)市婴儿配方奶粉工厂。美赞臣计划清理工厂旁边的两处住宅物业,为耗资超过8.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0亿元)的扩建项目腾出空间。美赞臣表示,此次扩建和现代化升级改造对于维持其运营标准并遵守美国联邦法规至关重要。(Mlive)

    13小时前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2亿单

    美团内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截至当日20时45分,美团内网显示平台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了1亿单。这也意味着,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美团产生了超过2000万笔订单。公开报道显示,去年夏天美团的单日订单峰值超过了9000万单。(公司发布)

    13小时前
  • 健合婴配粉上半年高个位数增长

    近日,健合集团发布上半年未经审核业务及财务表现。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按同类比较基准录得中个位数增长,经调整可比EBITDA预计同比下降0%至5%,但经调整可比纯利预计同比增长1%至15%。分业务看,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均获增长。其中,婴幼儿营养及护理分部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录得高个位数年增幅,得益于持续获得新消费者(尤其是电商及婴幼儿专卖店渠道)并扩大市场份额。Biostime在中国内地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3%增长到截至2025年5月的15.8%。集团1段和2段婴幼儿配方奶粉强劲增长,在618大促期间成交总额获得103%的增幅。(营养品观察)

    13小时前
  • 欧盟公布近30亿食品创新计划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了一项生命科学战略,包含3.5亿欧元资金(约29.5亿人民币),用于发酵技术研发,以帮助开发可持续食品成分和替代蛋白质,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减少排放,融入欧洲大陆新一轮生物技术创新浪潮。该战略重点关注两种方法:生物质发酵,利用农业副产品生产出模仿肉类味道和质地的食品;精准发酵,已用于奶酪制作,目前正被欧洲初创企业应用于生产乳清蛋白、棕榈油替代品和巧克力混合物等原料。(FoodBev)

    1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直击营养品市场核心痛点,奇鹤打造营养品“安全营养”新标杆!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3372

( 0 )

( 0 )

( 0 )

2022-05-07 09:50

导读:近几年,母婴产品安全质量“翻车”事件频频被曝光,引发社会层面广泛关注。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安全”无疑是母婴消费者第一大诉求,由此延伸出的营养、品质、健康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聚焦婴童食品领域,各种激素、添加剂等成分的违规添加,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隐患不言而喻,尤其以母婴营养品为例,市场发展尚不成熟,产品专业性有待提升,需要有实力的品牌持续突破创新。


深耕营养健康产业十余年,奇鹤深刻认识到行业革新升级的紧迫性,同时基于在用户洞察、产品研发、品质把控等多方位都具备雄厚的实力,2022年在品牌全新升级之际,奇鹤正式打出“安全营养选奇鹤”的品牌理念,坚持做到“安全三个0”“健康四个0”,真正“0激素”守护儿童快乐成长,将母婴营养品行业的安全和营养提升到了新高度。而这背后,以大量权威检测和科学分析作为强大支撑,奇鹤正成为越来越多母婴渠道和年轻家庭的共同选择。


111.jpg


为行业定标准:“安全营养选奇鹤”


“营养品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最大的变量来自行业标准和合规经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对行业的伤害是致命的。”在我们走访市场的过程中,许多从业者有此感受。


的确,尽管近年来全民营养健康意识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营养品市场迎来蓬勃发展,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依旧凸显,企业的玩法也是五花八门,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因为行业标准不够健全。


致力于推动行业标准建设,“安全营养选奇鹤”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坚实基础和具体的落地措施。据悉,为确保产品质量,除了常规的出厂检验外,奇鹤每批次产品都要通过国际公认的检验机构SGS 142项以上的检测,从而确保“安全三个0”,0激素、0防腐剂、0农药残留;“健康四个0”,0蔗糖、0香精、0色素、0甜味剂。其中,仅针对激素,就要检测雄激素12项、雌激素7项、皮质醇激素7项,严格为产品把关。众所周知SGS是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其检测水准也代表着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专业性毋庸置疑。


222.jpg


在占领消费者心智的竞争中,奇鹤赢得了先机,但一个有志于成为行业翘楚的品牌,它的追求不止于此。除SGS 142项以上的检测外,奇鹤采用超行业标准的“十大成分认证”和“五星透明”,不仅在行业内建立了超严苛的产品检测标准,而且敢于公开检测报告,做到实时更新报告、扫码即可溯源、全程清晰透明,让消费者更放心,也让渠道合作伙伴更有信心。


同时,奇鹤所有产品从原料、研发到生产的每个环节,始终将“安全”和“营养”贯彻到底。在原料端,奇鹤与全球优质的原料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合作,采用10万级无菌国家标准GMP生产车间,每一款产品的原料成分都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临床验证才能投入生产。在研发端,奇鹤全系产品与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联合研发,为产品创新和优质效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婴童营养品的特殊性在于购买者是家长、食用者是孩子,产品不仅要保障安全、营养,还要让宝宝爱吃,奇鹤经过百余次尝试不断调整配方,在不用添加剂的同时大幅提升口感,做到宝宝爱吃、妈妈放心。


从高标准安全检测、顶尖原料到权威研发,奇鹤一步一脚印地走在了行业前沿。诚然,这一切背后必然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和费用,在行业内也鲜有品牌能做到,但奇鹤始终坚持初心、为消费者负责。奇鹤CMO唐世如先生表示:“我们全年累积下来要送检200多个批次产品,一年检测费用就超过200万,这么做的核心目的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给到消费者最放心的产品,安全营养选奇鹤。”


333.jpg


品牌竞争时代

奇鹤“升维打击”突围母婴营养品赛道


纵观整个母婴营养品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品牌数量至少超过2000个,但在这其中真正让用户记住的为数不多,过去消费者往往是“导购推荐哪个买哪个、哪个品牌做活动就试试哪个”,似乎营养品只能靠渠道驱动和价格驱动,但近几年随着品牌化趋势显现,对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在唐世如先生看来,未来营养品市场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品牌的竞争,对此,奇鹤2022年全面升级,突围市场的关键就在于“升维打击”。产品、营销、平台、协同四大升维,奇鹤携手众多渠道合作伙伴,共同将营养品市场做大做强。


目前奇鹤旗下功能营养、基础营养、调理营养、奇鹤妈妈四大系列产品均通过SGS 142项以上检测,并拥有“十大认证”“五星透明”“联合研发”“奇鹤食育”四个圆标,真正落实安全营养选奇鹤,这也是奇鹤从众多营养品品牌中脱颖而出的差异化竞争力。


444.jpg


其次,营养品始终是一个长线市场,与蓬勃发展之势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大众健康科普教育严重缺失,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专业营养补充意识是关键所在。深挖消费者需求,奇鹤在持续精进产品安全营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以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的方式帮助消费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针对三岁以下婴童,奇鹤有成长训练营;针对三岁以上儿童,品牌打造的食育项目——奇鹤食育,是江西省营养学会授予的首家“儿童食育教育与实践基地”,该项目结合儿童生长发育需求与食物营养特征,从源头探究科学养育的全方位问题,提供相应的知识和产品解决方案,受到市场、消费者以及政府层面的认可。


同时,今年以来奇鹤打造的数字化中台系统在母婴渠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价值。以做奶粉的积极态度做营养品,奇鹤高度重视合作伙伴的利益,不仅全力搭建了数字化运营体系,提升全渠道精细化管理,还研发出适合母婴门店带货的亲子食育活动,并主动组建了一支由儿科主任医师、国家注册营养师、国家食品安全专家组成的育儿博士团队,为渠道商、门店提供专业科学养育的线上线下培训,从而精准赋能渠道,形成共生共赢的良性循环。


555.jpg


唐世如先生表示:“在‘升维打击’中核心的是协同升维,品牌方、服务商、门店三体一心,才能做好营养品生意,服务好消费者。”目前,全新升级的奇鹤系列产品已经进驻全国线下各大门店,火热销售中。


回归行业视角,在一个有序的状态里,规则的制定者就是强者。奇鹤以领先实力为行业定标准,也给了渠道和用户一个坚定不移的必选理由。相信未来奇鹤也将走进更多消费者心中,守护更多中国家庭的健康生活。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