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菲仕兰宣布重要架构调整

    9月19日,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布新帅范晏德(Jan Derck van Karnebeek)上任后的首个重要调整。为提高经营业绩,该公司计划重塑其高层架构,把全球业务划分为七个事业群,并由一个执行团队领导。其中,七大事业群计划将目前的食品和饮料业务集团拆分为五个独立的业务集团,这包括:1)欧洲;2)零售业务及美洲;3)中东、巴基斯坦和非洲;4)亚洲; 5)专业服务和贸易业务。据悉,上述拟议的执行团队任命将于10月1日生效;Roel van Neerbos将继续担任执行团队成员,担任食品和饮料业务集团总裁至11月1日。(公司发布)

    1天前
  • 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2022年的3倍

    9月21日,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发布《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3)》。《报告》指出:即时零售是通过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依托本地零售供给,满足本地即时需求的零售业态。近年来,即时零售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5042.86亿元,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022年的3倍。(电商报)

    1天前
  • 妙可蓝多首批奶酪棒出口海外

    日前,在妙可蓝多上海奉贤工厂,首批出口海外的奶酪棒装车发运,目的地包括澳洲及东南亚地区。这意味着妙可蓝多正式进军国际市场。目前,Brownes品牌主要应用于妙可蓝多的原制奶酪产品和面向海外市场的拓展。根据官方消息,关于Brownes的具体运营策略、渠道策略、品牌定位、产品形态等等,将会在今年11月份的上海进博会上系统亮相。而在此前的8月31日上海首届奶酪文化节上,Brownes已小范围初步面市。事实上,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上,妙可蓝多已筹划多年。但以往更多得是利用国外的产品技术和原材料,与新西兰、澳洲等多个国家的优质奶酪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如今,妙可蓝多奶酪棒的出海是一次新的试水,更是国产奶酪产品的信心体现。(亿邦动力)

    1天前
  • 京东二季度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长417%

    9月21日,在京东零售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表示今年以来在“春晓计划”的带动下,二季度,京东新增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417%,三方商家整体的数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一倍,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此外,京东还发布了今年11.11的活动玩法及招商规则,据介绍,京东将在直播、短视频、新品等方面为商家提供流量扶持和超20亿补贴。(新消费日报)

    1天前
  • 商务部: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9月21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培育新型消费。推动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促进商旅文体健相互赋能、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促进绿色智能消费。(证券时报)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深陷疫情困境,莆田鞋业怎么样了?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633

( 0 )

( 0 )

( 0 )

2021-09-24 09:42

导读:9月22日,福建疫情本土病例新增20例,其中莆田3例,当地快递继续受到影响,一款名为得物APP(又称“毒”)的潮流网购社区也好像因为此次的莆田疫情受到波及。自疫情爆发以来,莆田这个地方就一直牵动着鞋类从业者的思绪,缘何?接下来,童装观察将从几个方面讲解疫情对莆田的影响及莆田鞋业的前世今生,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作者:童装观察


一、疫情冲击:外贸影响大,Adidas、特步等品牌表示尚可;


二、“向左与向右”:与晋江同出身,莆田的另类发展之路;


三、退出舒适圈:强大的利益驱动轮下,莆田想拥有自己的品牌吗?


疫情冲击:外贸影响大,

Adidas、特步等品牌表示尚可


针对于此次疫情,有记者第一时间询问了福建相关方面的品牌方,其中特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影响不大,我们一半生产都是在泉州,发货更是以泉州为主,所以对企业影响轻微,而且较为短期,后续也可以调整产能。”除此之外,包括adidas在内的品牌表示莆田疫情目前并未对公司产生影响。


外部均表示影响不大情况下,莆田疫情“当事人”感触不太一样:


首先是快递方面,快递停运成为莆田影响正常运作的关键点之一。润益鞋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郑女士表示,莆田市快递开始部分停运成为了令她最头疼的因素。同时,双冠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张伟表示,“这次疫情主要发生在莆田仙游,仙游确实已经停产了。因为现在疫情控制得还不错,还没扩散出来,所以除仙游外的鞋厂都还在正常运行,但也受疫情影响,高速封路,导致材料运不进来,影响订单进度。”


其次是销售渠道方面,疫情对外贸的影响较大。莆田地区产品主要两个销售渠道,外销海外和内销国内,在莆田的鞋企订单中有八成左右是以外销为主,因为莆田疫情、海外疫情等问题,产品运输不出去,出现了一定的退单现象。国内市场的发展势头还不错,因为海外疫情严峻,而现在的工厂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以前是贸易商找工厂,现在是工厂选择贸易商,有些订单甚至可以排到2022年第四季度。


“向左与向右”:与晋江同出身,

莆田的另类发展之路


提起代工厂,我们会想到两个地方,一个是“晋江”,另一个就是“莆田”,这两位同样生活在福建的“优秀代工师傅”,在后来的转型道路上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直至1999年才差不多结束,这次危机给晋江带来很大的冲击,也让这位老师傅领悟到,一直做代工的发展空间过于狭小,风雨飘摇,未来的前景并不明朗。所以先从模仿开始,晋江走上了打造自我品牌的道路,也是在那段时间,几十个品牌一时纷纷涌现,尽管利润有限,各个品牌仍然在广告、明星代言等扩大品牌力效应的投资上毫不吝啬,现下我们所熟悉的安踏、匹克、特步、361°等晋企,其实与那时候的时代有着很大的渊源。现下,晋江的品牌之路好像越走越顺,而重心也不单单围绕在品牌力扩张上,产品力、渠道力、营销力等方面开始成为晋江新的发展侧重。


与晋江打法不太相同,在制鞋史上莆田发展可追溯很早,上世纪80年代众多包括阿迪达斯、nike等国际品牌在莆田建立了代工厂,后来随着国内劳动力费用、生产资料等成本的提升,品牌将代工厂迁移到了东南亚等其它成本更低的地方。虽然品牌走了,技术和技术人员却留了下来,这些拥有专业制鞋技术并对制鞋步骤熟练掌握的“莆田人”为了继续生活,凭借自己长久以来在代工厂学到的技能开始了品牌模仿之路,并从中赚取到了可观的利润。在莆田内流传着一句话,“让全世界都穿得起名牌”,长期以来莆田将自己置入其它品牌的保护伞下,模仿他们的设计和技术,以求跟上甚至超越那些曾经跟随过的品牌。


退出舒适圈:强大利益驱动轮下,

莆田想拥有自己的品牌吗?


到今天为止,莆田拥有超4000家的制鞋企业,平均一年制成成品鞋就超13亿双,2020年,莆田鞋的企业产值已经超过千亿元,同时,它也承载了50多万名从业者的希望。


对于这样的“模仿模式”莆田甘心吗?我们并不太知道。很多消费者提到莆田褒贬不一,褒扬他们的技术确实做得已经算是比较好了,贬低的是明明他们有技术,却还是依托在别家光环下,这个并没有太多自我品牌的地方,依靠电商渠道发展和快递规则及物流的便利获得巨额利润,成为了行业和消费端现象级的奇特景象。


但有人是不甘于此的,长期作为代工厂的莆田在制鞋行业缺少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研发创新,更或是缺少实现“自我品牌打造”的勇气。莆田的模仿之路久到已经拥有了一系列完善的产业链和运输链,但从另外一个侧面,这些前沿的技术和完善优异的链条也是帮助他们破局的凭借。今年,“莆田鞋”集体商标培育计划和全国首个“建筑安全鞋”团体标准发布仪式正式发布,6月时,“莆田鞋”集体商标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报注册,而此前,已经有部分企业注册了“莆田鞋苑”、“莆田鞋园”等相关商标,伴随知识产权的不安重视,莆田的自我品牌意识正在逐渐觉醒。


当下新一代消费者崛起,以国产、个性、品牌故事等的多股热风正在打破过往常规,带来另一片消费的新阵地,而各个品牌、地区都在谋求更与时俱进的转变。在此趋势下,莆田是沿袭过往的利润模式还是主动退出舒适圈打造自我品牌,还有望时间证明,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老师傅的过往、现在乃至将来,都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启迪。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